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科室风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镜下微光下的生命守护

来源:保定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 4.91万
字号: + - 14

在保定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医护团队——他们以纤维支气管镜为“生命探测器”,日复一日穿梭在曲折的气道迷宫中,为受呼吸困境所困的患者打通阻塞、架起希望,用专业与协作书写着一段段与呼吸相关的生命叙事。

c86e7550aca71b770973a2ff57feb66b.png

急诊抢救的场景,是团队工作的常态。曾有一位患者在种牙过程中误吸金属钉,异物卡在声门下,随时可能引发窒息风险。接到急诊通知后,团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医生稳稳操控支气管镜,在高清显示屏上精准锁定金属钉位置;护士同步配合,熟练完成异物钳的张开与闭合。整个过程衔接流畅,仅用数分钟便将金属钉取出,成功化解危机。

面对疑难病症,团队则化身“医学侦探”,耐心探寻病因。一位中年患者被咳嗽困扰五年,在外院多次检查仍未找到症结。团队接收患者后,决定通过硬质气管镜深入探查,最终发现其右肺下叶基底段被肉芽组织堵塞。医护人员反复运用二氧化碳冷冻技术与异物钳操作,竟从气道中取出一颗潜伏五年的辣椒。异物清除后,患者多年的咳嗽顽疾随之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b668fd2319d0bfe38a08432cc3d52b81.png

古稀老人十年的支气管结石病痛,也曾在团队的努力下得以解决。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气道严重充血水肿的情况,团队制定了全麻下“冲洗松动+精细钳取”的治疗策略。操作中,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分次取出钙化结石,成功疏通堵塞的呼吸通道。术后,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明显回升,呼吸困难症状快速缓解,久违的轻松呼吸让老人露出了笑容。

在与重症疾病的对抗中,团队始终保持着无畏的勇气。一位肺癌患者因肿瘤阻塞大气道,出现呼吸急促症状,血氧饱和度持续处于危险区间,镜下治疗风险极高。团队一方面持续与患者家属沟通,用专业数据细致剖析治疗的利弊;另一方面反复与麻醉科商讨,为患者定制专属麻醉方案。最终,医护人员逐步消融堵塞气道的肿瘤,患者呼吸逐渐平稳,后续恢复情况良好,已能正常生活。

凌晨的紧急抢救,更显团队的协作与担当。一位肺癌患者突发大咯血,鲜血不断从气道涌出,窒息风险近在眼前。纤支镜医护团队接到消息后快速集结,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也第一时间赶来支援。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分工明确、配合紧密,在紧张的氛围中沉稳操作,最终成功封堵出血点,患者生命体征逐步恢复平稳。

b92e53c3cd0b7c110b22aceb64f5cac2.png

从急诊室的生死竞速,到疑难病症的抽丝剥茧,这支团队始终以专业为基石,以温情为底色。无论是误入气道的辣椒、瓜子,还是假牙碎片、金属异物,他们都能凭借成熟的内镜技术,结合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治疗风险,为患者争取康复机会。

如今,保定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这支团队,用镜头记录气道内的生命细节,用双手守护患者呼吸的自由。在他们眼中,每一次镜下的专注操作,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团队协作的勋章。

行走在保定市第一医院的走廊里,时常能看到他们穿着白大褂忙碌的身影——脚步匆匆却不慌乱,神情专注却不失温和。他们用专业与爱心交织的光芒,照亮每一位被呼吸问题困扰的患者前行的路,让重获自由呼吸的希望,成为医院里最动人的生命礼赞。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红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