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定多地突发疫情,保定市第一医院接到上级紧急指示后立即部署,承担起核酸检测任务。检验科核酸检测人员临危受命,后勤保障部门运送抗疫物资,着力保障到位。大家都在与时间赛跑,点点星光聚成熊熊火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集全院之力,启动应急预案
齐峰书记进行总部署,并鼓舞大家的士气。张虎副院长负责整体调度,直到凌晨。护理部冯素婷主任安排护理人员支援核酸检测,提高了检测速度。耿娜副处长全程陪同检验科同仁,外联接收标本,协调各科室保障了检验的顺利进行。采购办保障了物资的供应,院感科合理安排检验流程和消杀,供应室安排了高压灭菌……检验科人员集结迅速,医院各部门协作配合。下午五点半开始接收标本,六点开始进行核酸检测。集全院之力,4月2日连夜检测完当天接收的标本,跑出了市一加速度。
临危受命,紧急奔赴一线
2022年4月2日中午14:00,保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接到了通知。大家意识到事态紧急,刚下夜班的同志果断放弃了休息,值班的同志也放下了吃到一半的午饭,大家立刻收拾行李,投入到这场战役中。这批核酸检测人员中有援石、援哈、援冬奥等去年就参与过检测的“老将”,也有经验尚浅的“新兵蛋子”;有中流砥柱般的60、70后,也有长江后浪般的80、90后;面对标本时,大家坚定的心是一致的,无畏的眼光是一致的。大家有条不紊地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PCR实验室,走进“风暴中心”迎接“枪林弹雨”。
实验室内持续作战,“疫”路披荆斩棘
实验室的门一进一出就是十几个小时,休息的时间一缩再缩,实验室内通宵达旦,实验室外已不知今夕何夕。外围保障人员更是时刻准备着,灵活机动地进行工作。每次进入实验室面对的都是堆积如山的标本,然而看不到尽头的工作量却没有压垮任何一名核酸检测队员。
“李老师,再来几板提取和扩增”,“我这儿已经加了37板”,“郭老师这是刚从提取仪上卸下来的洗脱液板”,“苏老师,传递窗里又有几板了,记得赶快扩上”,“B101-B119板全阴记得整理一下标本”,“快看,还剩几板就清活了,大家加把劲儿”,“耿老师,收一下医废,再拿点枪头进来”,“这一板3-C孔阳性,双试剂双孔位复查”。大家有条不紊、行动默契地投入到工作中:无数次的拧盖和盖盖儿,无数次的吸样和加样,无数次的摇匀磁珠,无数次的上机提取,无数次的转移反应体系,无数次的震荡离心,无数次的扩增。试剂配了几十盒又几十盒,加样枪用坏了一把又一把,结果出了一批又一批。眼看着做过的标本一箱又一箱,未做的标本终于渐渐变少,疲惫的身体在反复的“捶打”下依旧坚持挺立着,手上的伤口磨了又磨,烂了又烂也阻挡不了拧盖的迅速和加样的沉稳。大家脸上、脖子上、耳朵上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紫红色的口罩压痕,手上磨出的一个一个的茧子和一道道伤口。脱下手套和脚套时从里面流出的一滩一滩的汗水和在防护服内反复被汗水浸湿的衣服都是“抗疫的军功章”。
祈愿疫情过后,晴空万里花香四溢
大家齐心协力不畏艰苦地日夜作战,出色的完成了检测任务。每次进实验室,大家都开玩笑说道,“这次不当人了,要做战神!”
还记得送试剂的工作人员说:“外面的樱花开了可好看了。”大家都很惊奇,“哪里有花?”每天半夜来、半夜走,常常早晨天蒙蒙亮就进入实验室,再出来时已是暗夜凌晨两点;下午阳光正盛时进入实验室,再出来时已是第二天晌午,根本没有留意到身边已经花开遍地。
4月2日至4月8日,六天时间共检测50多万人次,为安国、博野、望都的核酸检测工作解了燃眉之急,为保定疫情的有效控制做出了“市一贡献”。
检测任务暂时告一段落,大家走出实验室,不由得感叹“这阳光正好,樱花可真美”。
通讯员:刘悦、耿娜、陈爱地、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