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凌晨,有一部分正在睡梦中的保定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接到上级电话,准备进驻隔离点工作。疫情就是命令!他们简单收拾好行囊,甚至来不及和熟睡的孩子告别,便匆匆出了家门,准时赶到莲池区政府,准备迅速进驻隔离点开展工作。
妇产科翟瑶、针灸科赵嘉莹、手术室王燕和感染性疾病科马丹4人组成了一个隔离点工作组。工作组进驻以后,迅速对隔离区、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划分,并对各区域进行彻底消杀。脱防护服的区域没有安装镜子和小桌,她们就地取材,将办公室卫生间的镜子摘下来自行安装,找房间内多余的小桌子摆放到潜在污染区,以达到防护的要求。
4月8日中午,隔离点接收了第一批集中隔离人员。工作组4名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做好人员登记、物品发放、送餐、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及环境消杀、垃圾清理等工作。同时建立联络群,方便隔离人员与工作人员随时沟通。由于酒店没有工作人员留在隔离点内工作,所以隔离区内所有工作,全部由保定市第一医院工作组完成。她们在家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到了工作的时候,个个都是女汉子!换灯泡、装花洒、修理抽水马桶、调节电视机……遇到不会的事情,就通过对讲机向修理师傅请教,按照指导,一步一步进行。
“聊天”,也是她们的工作内容之一。利用电话和微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解开他们心里的“小疙瘩”。隔离点内老人和孩子较多,年纪最大71岁,最小只有2岁,14岁以下的儿童就有22人。她们在工作时也会重点关注老人和孩子的需求,聊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比如吃的饭凉不凉?睡得暖不暖?身体有没有不适的感觉?还有没有什么需求等等,然后再看看隔离人员有哪些心理层面的诉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208房间的两位老人都年近古稀,驻点医生翟瑶在电话里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和当日体温。像这样的电话,每天要打几十个。除了关注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翟瑶还会时不时问问隔离人员有什么特殊需求,包括饮食习惯等,跟他们聊聊家常。几天下来,哪个房间住了谁,需要什么帮助,有没有心事,翟瑶都清清楚楚。
4月9日凌晨,有位老人突发心脏不适,值班的驻点医生赵嘉莹迅速进入隔离区,对老人进行初步检查。在问诊、监测血压、心率之后,赵嘉莹医生判断老人心力衰竭可能性较大,迅速联系驻点的卫健委领导,并联系救护车把老人安全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
手术室的王燕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马丹对于院内感染和防护非常专业,她们是工作组的临时指导专家。每天穿脱防护服她们都会仔细检查,随时提醒另外两名同伴,对隔离区的消杀工作全面监督,确保消毒无死角。每天隔离人员两次核酸采样也大部分由她们完成。由于没有打码器,所有人员信息都是工作人员手写完成。
4月10日,四位驻点医生收到了一面贴在门上的“锦旗”。211房间的小胡同学,看到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特意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感谢,并配上了一幅敬队礼的自画像。她们看到后热泪盈眶,所有的付出都被隔离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里,保定市第一医院工作组和隔离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我们相信,疫情终究会被打倒,我们一定会赢得抗“疫”的胜利,迎来明媚的春光!
供稿/图片:翟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