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优势,提高京津冀创面一体化治疗和管理水平,6月29日,京津冀(海和保)慢病管理联盟暨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成立大会在天津召开。
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伤口治疗中心、保定市伤口治疗中心牵头成立,旨在先行先试推动京津冀创面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管理,分享慢病管理及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升京津冀基层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创面兜底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此次会议涵盖了北京、天津、保定3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开启京津冀三地在中西医结合创面一体化治疗与管理的新篇章。
会议由天津市和平区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屏主持。天津市和平区卫健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张嵘致开幕词。她简要介绍了本届大会的相关内容及宗旨,希望参会的医疗机构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联动,全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保定市卫健委副主任张会峰在致辞中介绍了保定市伤口治疗中心自2014年成立至今所建立的京津冀医联体合作模式取得的规模与成绩。他指出,三地建立联盟携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于推动慢病管理和创面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副主任郑洋致辞,强调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联盟为依托、以中西医结合管理为切入点,结合海淀区示范项目,聚焦慢病管理机制,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的慢病管理示范模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古恩鹏、天津市和平区二级巡视员、文学联合会主席李从军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之后,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主席、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疮疡学派第二代传承人张朝晖教授,汇报了联盟成立及学派传承发展现状。
在慢病管理圆桌会上天津市和平区卫健委副主任沙立斌、保定市卫健委副主任张会峰、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副主任郑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徐昕晔、保定市第一医院院长李志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古恩鹏作为嘉宾,以京津冀各区域医联体联动经验分享,京津冀慢病协同发展可行性展望为议题进行了研讨。
李志红院长在讨论中说到:中西医结合创面修复在保定市第一医院结出了硕果,感谢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朝晖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龙教授的支持下,我们成为了联盟创始理事单位。希望在三地卫健委的支持下,我们能成为京津冀“等腰三角形”的基点,为京津冀卫生事业的协同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圆桌会后,举行了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揭牌仪式,并为联盟理事单位、会员单位授牌。这次保定地区一共有18家单位的38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在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疮疡学派揭匾仪式上,张朝晖教授向学派第三代传承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龙、保定市伤口治疗中心郭玉妍、天津市和平区卫健委朱朝军授牌匾,张朝晖教授领读了京津冀中西医疮疡学派思想与精神。最后,张龙教授代表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作工作汇报。
京津冀中西医结合创面管理联盟的成立落实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来,联盟将组织二、三级医院通过人员下沉、远程医疗、培训、巡回医疗等方式提升基层能力,打通堵点补足基层医疗短板。
供稿:贾智慧